包含襄阳的古诗有哪些 含地名的古诗有哪些?_动态焦点

时间:2023-07-06 15:22:55     来源:抄写作文网


(资料图片)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包含襄阳的古诗有哪些 含地名的古诗有哪些?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孟浩然关于襄阳的古诗

九日怀襄阳作者:孟浩然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销消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襄阳公宅饮作者:孟浩然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禅让绮席卷龙须,亏袭知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含地名的古诗有哪些?

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告耐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再看*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袜慎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亩拆,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南京的六朝豪华,到唐代时早巳烟消云散,诗人们往往用怀古或览古的方式来抒发他们的今昔盛衰之感.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乌衣巷》就是这类作品的杰作.诗人以采用民歌体来写诗而被推崇,这首诗也具有民歌的意味,它的前两旬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里所用的两个小地名,却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朱雀桥在六朝时,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也名朱雀航,正对着南面的城门朱雀门,是出入的要冲;乌衣巷在朱雀桥的东南,距秦淮河不远,是东晋最大的士族王、谢两家的府邸所在.挑选这两处地方,并且白描它们的衰落情景来暗示前朝贵族住宅区的深刻变化,是最好不过的艺术手段,且为转入下两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掺作了准备.诗既明自如话,而且这两个地名,迄今仍在使用,使我们今天读来,更感到乡土味特浓.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三旬包含地名.前两个分别说明所送客人的出发地点和要到达的地点,后二句叙的是别情,但只有最后一句,点明惟见浩荡的长江在天边流动而已,才将诗人的不胜怅惘之情推到顶点.可见这第三个地名是相当关键的.以苦吟诗人闻名的唐代贾岛写过一首《渡桑干》,每句含一地名,颇见匠心,今引录如下: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唐时并州是指汾水中游一带地区,开元中改为太原府;咸阳在陕西关中;桑干河在山西北部,为永定河的上游.诗中所用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并州是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咸阳用来代表故乡.诗人为衣食所迫,旅居在外,时常思念家乡,本来一心想早日离开,不料事与愿违,反而被迫走向更远的地方,这时,反觉得原来的客地作为他的故乡了.怎样来表达这种错综复杂、曲折幽微的内心?诗人运用这四个平淡的地名,即和盘托出了.在李白的诗篇中,有不少地方歌咏月亮,当他二十六岁时,将要离开蜀地的时候,写了一首《娥眉山月歌》来向友人叙别.原诗如下: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平羌江现名清衣江,发源于夹金山的东侧,流经娥眉山的东北,至乐山入岷江.娥眉山与平羌山江都是这一地区有名的山水,诗人运用这两个地名,既是现实的即景,又驰骋想象,通过江流中的月影表示了别时的依依之情.第三句中的两个地名表示动身的地点和行经的旅程.青溪是一译名,属岷江下游的键为;第四句中的渝州即今重庆一带地方.下渝州出三峡,愈走愈远,离情也就更加浓郁深厚了.近人沈祖芬评此诗"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境界",而诗中所写的景是借助于地名来表达的.诗中接连用五个地名,可是不着痕迹,流畅自如,足以见出大诗人遣词用字的功力.杜甫的诗向被奉为诗史,又因这位大诗人;留意刻化一地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有图经之称.

关于襄阳的古诗有多少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埋毕收河南河北》唐 · 杜甫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唐 · 王维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襄阳怀古》唐 · 鲍溶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襄阳曲四首》唐 · 李白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襄阳曲四首》唐 · 李白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水调歌头·多景楼》宋 · 陆游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大堤曲》唐 · 李白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伍闭唐 · 刘昚虚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宋 · 完颜璹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高阳池送朱二》唐 · 孟浩然朝发襄阳城《近代西曲歌 襄阳乐》南北朝 · 鲍令晖元师破襄阳,宋社忽已更《感怀(十四首)》明 · 杨基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一》宋 · 汪元量眼前风景似襄阳,松柏参天竹满岗《题唐洲东寺访友人不值诗》宋 · 李廌要师原宪安非病,敢学襄阳怨不才《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宋 · 赵蕃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游西湖》宋 · 释绍嵩襄阳小米师董原,妙处不受绳墨牵《徐子修画山水歌》明 · 袁凯忍怀贱妾平生曲,独上襄阳旧酒楼《代弃妇答贾客(一作妾薄命)》唐 · 李端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满江红·得襄阳捷》宋 · 李曾伯腔液裂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呈陈总领五首其一》宋 · 刘过

关于地名古诗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地名古诗的诗句关于地名古诗的诗句 1.含有地名的诗句大全 带有地名的古诗有哪些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2.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5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0【销世袜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15【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1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17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2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26【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2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2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0【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3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33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2.古诗中描写地名的诗句要5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返祥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亏激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3.诗句中有地名的诗句一、诗句中有地名的诗句有:1.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送范舍人还朝》宋. 陆游 2.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 --《劝我酒》唐. 白居易 3.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唐. 杜甫 4.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宋. 王安石 5.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漫兴》元. 王冕 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南曲》唐. 崔国辅 7.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咏傅岩监祠》唐. 梁载言 8.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9.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唐. 权德舆 10.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宋. 陆游二、诗题中有地名的诗有:1.登幽州台歌 邱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7.晚次鄂州 卢伦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8.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带地名的古诗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题临安邸》宋. 林升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 杜牧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湖南曲》唐. 崔国辅7.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咏傅岩监祠》唐. 梁载言8.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9.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唐. 权德舆10.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宋. 陆游11.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送范舍人还朝》宋. 陆游12.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劝我酒》唐. 白居易13.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唐. 杜甫14.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宋. 王安石15.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漫兴》元. 王冕5.带地名的古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怀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题临安邸》宋. 林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 杜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湖南曲》唐. 崔国辅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咏傅岩监祠》唐. 梁载言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唐. 权德舆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宋. 陆游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送范舍人还朝》宋. 陆游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劝我酒》唐. 白居易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唐. 杜甫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宋. 王安石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漫兴》元. 王冕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现.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图》唐. 欧阳修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宋.宋之问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长恨歌》唐白居易6.描写地名的古诗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7.带有地名的古诗~~~~1、《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2、《凉州词二首》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3、《乌衣巷》唐代: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5、《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8.有关地名的诗句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标签: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