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沪深交易所7月IPO零申报 跟“新股审核放缓”有关吗?
时间:2023-08-05 19:57:32 来源:澎湃新闻
沪深交易所7月IPO零申报,IPO审核暂缓的猜测挑动着从业者的紧绷神经。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发现,投行人士大多对此事有着不同的理解,以7月沪深两市零申报来判断IPO申报是否降温似乎并不准确。IPO申报呈现季节性波动,6月为全年申报高峰季,主要都是以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项目。由于财务数据有效期仅有6个月,7月后,财务数据过期需“加期”,企业因来不及申报,造成7月为淡季。此外,澎湃新闻还注意到,2021年、2022年,三大交易所在7月受理量均在0~1例浮动。
不过,“IPO审核暂缓”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澎湃新闻通过多方了解到,6月申报季的确出现了多家企业申报未被受理的情况。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澎湃新闻说道,“谈不上是IPO暂缓潮”,只是节奏放慢,“在市场自身没有发展到可以调控节奏的时候,监管出手进行了调节。”
(资料图片)
而针对愈演愈烈的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放缓的传言,王骥跃表示,监管应该是正在研究这一课题。
过去两年7月,IPO申报数为个位数
“根据IPO申报规则,企业在招股书中要披露近期至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财报,申报基准日只能是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一位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IPO申报项目中,最常见的基准日就是12月31日。
“由于财务报表的有效期仅有半年,以上年度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项目,必须在6月底完成申报,因为7月开始,财务数据过期,就需要加期。”因此,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多数企业来不及在7月申报,“而以3月31日为基准日的企业,多数则是会在9月开始申报。”
今年7月,IPO申报受理量环比骤降,上交所与深交所IPO申报单月受理量均为0,北交所仅在7月24日出现1例申报;而在6月,上交所IPO申报单月受理量为72家,深交所为114家、北交所为60家。
IPO申报受理量大幅锐减,让市场流出了“IPO审核全面放缓”的说法。
但澎湃新闻从多位投行人士处了解到,7月零申报属于正常现象。
三大交易所数据显示,过去2年的7月,IPO申报数量也仅有个位数。2021年和2022年,上交所申报受理数量分别为1例、1例;深交所申报受理数量分别为1例、1例;北交所申报受理数量分别为1例、0例。
另一位投行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表示,IPO申报季节波动明显。以上交所为例,2022年受理量为159家,其中一半以上(88家)集中在6月申报;其次是12月,共有29家申报;其余月份均只有个位数申报。
因此,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几位投行人士都认为,仅凭7月IPO零例申报,并不能说明注册制审核全面放缓。
6月多家企业申报未被受理
虽然7月IPO申报数量与审核速度不能直接划等号,但有投资人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己投资企业的IPO受理时间变长了。
“原来两三天或者一周的时候就受理,现在可能花了数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做调整。”上述投资人称。
另外一位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也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也有被投项目受到影响,“从辅导验收之后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之前说几个工作日,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公示被受理。”“我们了解到,受影响的项目应该不止个位数。”
此外,一位资本市场律师也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他们申报第五套标准的器械项目,6月末递交的申请,至今也未被受理。
“大约有25-35家企业申报受到了影响。”来自券商的一位投行项目现场负责人向澎湃新闻透露,未被受理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传统行业,明面的理由则是盈利不足以及存在盈利风险。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澎湃新闻表示,“没受理应该主要是行业原因。”
而针对愈演愈烈的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审核暂缓的传言,王骥跃表示,监管正在研究这一课题。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本就不是普适性的上市标准,而是给明星项目预留的通道。大量所谓的符合第五套标准公司,其实还没发展到适合成为上市公司的阶段。”王骥跃说道,在公司药品还没被市场认可的时候,就让普通投资者介入,是很不负责任的事情。而且,目前,第五套标准有20家多家上市公司,效果不尽如人意。
王骥跃认为,“监管是在总结经验重新认识,什么样的公司适合用第五套标准上市”,“不是只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上市,而是基本条件里有几条需要更明确的标准。”
审核全面放缓?
澎湃新闻记者据交易所网站及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3年上半年(上会时间在2023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A股市场共有207家企业上会,较去年同期的263家同比减少21.29%。四大板块方面,科创板上会企业数量不及同期一半。
王骥跃认为,注册制审核全面放缓并非近期的动态,实际上,今年上半年IPO的节奏已经放缓,“原本期望注册制下,市场可以制约IPO速度,但现实是,只要给批文,就一定能发出去,投资者并不会主动拒绝IPO,那也只能由监管来控制节奏。”
王骥跃表示,市场低迷时,IPO节奏会随之变慢。市场情绪高涨,发行节奏就会提高。“IPO数量,只有在熊市时才特别关心,其实牛市发行家数和规模都更大,但市场可以承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的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明确提出了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首当其冲就是进一步突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
在王骥跃看来,所谓的“科学合理保持IPO”,就是和市场相匹配,市场可承受。
“从历史行情来看,发行速度越快,单体募资金额越大,对市场运行冲击越大。减少新股发行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定时间内有助于市场企稳回升。”前述投行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暂缓受理IPO,或许是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此来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稳定,减小抽血效应,提振市场预期,“同时倒追前序存在瑕疵的企业,提升调整注册制实施以来的一干问题。”
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减少新股发行数量,有助于倒逼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此举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和活跃资本市场。”
某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合伙人也认为,此举是从IPO角度出清落后行业和产能,“集中火力( 子弹)支持具备造血能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优化上市企业结构。”
“‘科学合理保持IPO’,即新股发行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方面有助于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得到良好发挥,另外一方面则有助于逐步完善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体系,为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宋清辉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当前时间点之下,监管部门或有暂缓IPO的考量,此举可能是为了让股市“休养生息”,脱“熊”走“牛”,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 陕西7名核酸检测阳性外省游客活动轨迹公布
- 万人说新疆 | 棉花朵朵赛白云,阿克苏美出新高度!
- 万人说新疆 | 孙芳红:我在新疆每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
- 万人说新疆 | 棉农阿卜来提开心地笑了
- 万人说新疆 | 阿迪力的棉花合作社年入300万
- 四川乐山犍为县发生4.3级地震 无人员伤亡
- 西安全面开展排查管控 目前20481人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
- 陕西7名核检阳性者为一旅行团同行人员 活动轨迹公布
- 西安交大举行2021级本科生迎新会 校长:学习是主动作为之事
- 【母亲河畔的中国】黄河岸边的这个村庄如何打好旅游服务牌?
资讯中心

2022-08-29

2022-06-20

2021-10-18

2021-10-18
热点资讯
-
1
究竟|沪深交易所7月IPO零申报 跟“新股审核放缓”有关吗?
-
2
2小时内,江北渝北等地将出现8级以上雷雨大风
-
3
亚马逊中国:向京津冀暴雨洪涝灾害受灾地区提供援助
-
4
炫舞结婚怎么显示一个人(炫舞怎样结婚)
-
5
回归梦幻曾叱咤风云的PK大师再战全民千万玩家见证盘丝洞重现辉煌
-
6
上半年中国长城资产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03亿元 同比增长106.23%
-
7
哈牡高速全线恢复通车
-
8
佛山高颜值景点,你去过吗?
-
9
4-3!成都大运会首个包揽神迹 国乒拿下7金 马琳爱徒加冕四冠王
-
10
中共济宁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委员会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宣传活动
-
11
Apex英雄S18赛季介绍:亡灵复苏
-
12
《蓝甲虫》发布两张全新海报 18日上映内地仍未引进
-
13
第22届合肥龙虾节8月4日开幕 连续三天可享龙虾盛宴
-
14
中国科协等2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
15
河南鹤壁启动强对流Ⅳ级应急响应
-
16
中国公民接连受伤,我总领事约见当地警督
-
17
苹果汽车关键人物克兰茨将受诉讼 项目将受影响
-
18
爱尔兰踢踏舞剧《舞之魂》2023中国巡演·上海站在上音歌剧院上演
-
19
乙肝抗病毒治疗指征是什么
-
20
2023南宁高素质农民培训班